动画创作家园  动画人最专业的动画理论网站。
高级搜索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繁盛与沉寂:中国动画呼唤动漫理论

繁盛与沉寂:中国动画呼唤动漫理论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出处:维爱迪收集 作者:贺万里 日期:2007-2-9 0:10:56 3D MAX 动画制作教程 | 推荐下载:原动画基础教程 | 动画片《大闹天宫》文学剧本 | Photoshop入门与进阶实例

提要:当代中国动漫艺术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但动漫理论建设却相对显得沉寂。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动漫艺术理论予以支持、推促与引导,需要通过理论与批评的争鸣营造有利于创作思考的良好气氛。本文分析了中国当前动画理论理状,提出可以从技法理论、基础理论、史论、动画美学和比较学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动漫艺术理论建设。同时,加强动漫艺术形态学方面的分支学科研究,将为我们新世纪营造的中国动漫理论大厦更加丰满厚实。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动画艺术,动漫理论

  繁盛与沉寂

  自从2002年文化部、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国动画业的发展步伐越发加快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各地动画节、动漫嘉年华之类的活动蓬动展开,以上海为例,2002年开办的动画节只有2个,而到了2005年,仅暑期就有6个。每年的五六月、十月份和暑期都会有多个动漫艺术节或动漫嘉年华开幕,就以今年来说,5月份在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春和重庆,就有7起动漫展举办。以至五一黄金周,被看作“漫展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漫展已经是全国遍地开华”。 自2004年7月,上海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挂牌以来,已经相继在湖南、北京、广州、常州等地建起了六个国家动画产业发展基地。 各地机构纷纷成立了各类大大小小的动漫制作公司,省级电视台开办动画频道或少儿节目中播放动画节目的时间越来越多,国产动画生产已经由2000年的1万3000多分钟,扩张到2003年的近3万分钟。 影视动画观众至少在1亿人以上。 据2000年一次调查显示,仅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4-30岁的动画消费者每年完成的卡通消费额就达13亿之多。

  动画产业的气爆式发展,自然就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要,于是又催生出动画教育的大扩张。2002年以前,全国大专院校开办动画专业的只有40所, 而到了2004年底,已经有171所开设动画专业, 一年以后,具有动画或相关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250所。 同时,研究生教育也得以展开,明确招收动画专业的学校已有十余所,如果算上那些以设计艺术学或其他相关专业为名,而招收动画方向的学校,这个数字已经很可观了。

  中国动画业的大力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广泛关注与投入。几乎每次动漫画艺术节举办,都有动漫产业说说同步进行。动漫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动漫业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类认识,已经为官员、媒体、动漫人士和广大动漫迷们普遍认同。在上海等地出现了动漫商业一条街,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士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这一片大好景观,甚至让我国动画业界人士发出了赶日超美的豪言壮语。2002年,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就让组织者看到了赶超的希望。中国视协卡通委员会副主任铁铮认为:从这次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动画事业“不缺人才,不缺题材,技术能力也不差”。 而且据透露,国外许多公司制作的动画巨片,有很多制作环节,还是请中国的动画技术人员和动画公司加工的。

  这些确实是令人鼓舞的信息。不过,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中,我们却发现了动漫理论的缺失与沉寂。面对世界动画产业的一次次“提速”,面对国外卡通产品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大举“入侵”,中国动画业的发展“从观念到艺术,从技术到策略诸方面”都显示出了“弱势和凌乱”, 结果造成了“当前中国动画理论研究氛围比较冷落,学术著作比较匮乏”的局面,。 使得我国近几年的动画热具有了一种“偏头痛”似的症候:动画热,热在了动画影视产品的制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周边产业的开发上,而动漫理论,似乎还没有随之跟进。伴随着动漫热而来的动漫出版业的繁荣,着力点也基本上在“怎样画动画、漫画”之类的教材上。而在高校动画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具有电影学理论传统的院校以外,其他院校开设动漫理论课程的很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重技术而轻视学生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倾向,将动画专业课程锁定在各类软件及动画制作技术的操作实践上。

  这就形成了当前对于动画人才的一种普遍性的理解误区,即把动画专业看作是一种纯粹技术应用型专业,能够应用电脑软件技术制作动画,能够画动画,就是动画人才。对于这一点,许多从事动画教育的人员都承认,恰恰是应该成为动画理论高地的高校,当前开办的动画专业,却成为了“制作职业培训”。

  如果我们检索一下近些年我们出版的各类关涉动漫画的书籍,我们也会看到,动漫画技术类图书的发行与动漫理论研究的沉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关于动画史论的著述,目前国内只有张慧临(2003)、索晓玲(2003)、顔慧、索亚斌(2005)、许婧、汪炀(2005)和高放等少数几部专门论著,动画基础理论方面,也只有贾否的《动画概论》(2004)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思考力度,南京的吕江先生曾出版有《卡通产品设计》(2005),对卡通的艺术特色、欧美日的动画流派与特色,以及中国动画艺术等进行了简明概要的理论论述,除此以外,我们很难将其他种种教程类书籍归为高端的动漫理论研究。而有关动画技法类书籍或教材却一套接一套的问世,而且大多数“花哨简单、偏重技法、忽视创作性、面孔陈旧单一”。

  动漫理论研究与普及上的缺失,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动画批评的不足。目前我国年生产动画片达到3万多分钟,但是对这些动画节目予以关注、予以评说的言论很少,只有《宝莲灯》、《蓝猫》、《我为歌狂》等少数几部动画影视片引起了动画业界的兴趣。而对于国外引进的诸多动画巨片和一些动画大家的评说,一则局限于如宫崎峻、大友克洋等少数几位大师和迪斯尼的动画大片上,二则流于情节生平介绍,真正深入的理论研究较少,更遑论显现自我的批评声音了。然而,我们都知道,批评对于营造动画创作氛围、引领动画潮流、关注动画创作,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正常的批评,决不是信口雌黄的感性放言,而是以学理为基础的论说。批评的缺失,实际上折映出我们在动漫理论建设上的苍白。

  理论之于动画

  当然,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在中国动画的发展进程中,理论是否一定那么必需?如果我们不把动画创作与动漫理论的互相促进看作是天经地义的要理,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论证理论对于动画的价值。而且,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动画业,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动漫画业已经完全和商业链结起来的情势下,对于中国动画业来讲,论证动漫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动画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必需。

  事实上,诸多有识之士通过各种场合与途径多次警示了理论建设对于中国动画发展的必要性。王宁宇先生指出,我国动画业曾经取得一定的理论与技法研究成绩,但是在面临新世纪“全球化”的动漫业大发展的时机,我们却落后了,“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从基础研究上做起,认真总结中国动画艺术的历史,探讨中国动画的基本规律和特质,从学术高度、系统性的高度来梳理、总结出可供参照和支持的中国动画发展的基本理论。” 路盛章先生也认为,“迄今为止,我们对动画魅力生成根源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大动画艺术理论的研究力度和专业学术研讨”。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人士都是浸淫于中国动画事业多年、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动画功臣。他们的建言,决非儿戏。

  各位贤哲之所以强调动画理论的重要性,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动画创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这是在当代设计已经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 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它具有最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发展史也表明,当代动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由最初的纯粹的产品生产向现代的学术性出品的转移与提升。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的动画产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动画产品成为一个囊括美术、设计、影视、广告、营销、玩具等的一个大产业群,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行业之一,因此,动画业的发展已经被提高到了超越狭隘的行业概念的国家战略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动画事业的发展必须越来越多地从学术意义上去考虑,如动画形象的品牌化、动画造型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动画出品的文化输入输出及其意识形态影响、动画作品出品的连续性与延伸性、动画消费群体的对象性与分层、动画创作的个性与时尚、网络游戏与动漫的泛滥与国民道德文化建设等等,这些颇具学术性的关系与问题表明,动画产品的制作、动画产业的开发和动画大师的出现,已经不可能仅仅依靠掌握单纯的造型技术或电脑软件就能够实现的了。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素养,没有对上述诸多问题予以较深入的理论思考,我们很难设想中国动画产品能够在新世纪全球化境遇下应对有度、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能够出现与美日动画相抗衡的不朽之作。

  从当前动画业的大好形势与中国动画业的艰巨任务来看,动漫理论的建设也是迫切需要跟进的。当前中国大陆的动漫画发展,正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但在整体上市场尚未成熟,特别是本土创作所占份额很少、质量不高,然而“所幸的是,内地漫画市场受到政策的保护,除了盗版的日本漫画之外,台面可以见到的种类相对较少,这也是酝酿本土创作的最好时机,市场有一天一定会成熟,因为内地的阅读人数相当的多,看漫画的这一代人会长大,漫画的接受年龄层也会逐渐提高,等到家长和社会都不再歧视漫画创作,市场势必会有大量的阅读需要出现”。 这里,我们引证的是台北漫画家许培育先生的论断,虽然他说的是漫画,但对于动画市场与动画创作环境的成熟,其理是共通的。在动漫画市场逐步成熟起来的时候,我国动漫画业界的腾飞,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大师级的人物、是精品力作。这正是造成中国动漫画市场逐渐被日美分割的局面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势,培养大师级动漫画人才、产出动漫画精品,就是中国动画业界最为迫切的任务。而大师,只能从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包括理论素养较深的动画从业者中脱颖而出,我们不能设想一位动画大师,会是在一片没有思想、没有理论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从与动画直接相关的中国电影行业的繁荣与发展,也可以说明理论建设的重要地位。近20年来,中国电影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进军国际各大电影节和好莱坞,包括探索性实验性的电影在内的各类型电影使得中国电影发展再一次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而与这种繁荣相伴随的,就是中国电影理论的进步。电影史、电影类型学、电影形态学、电影美学、电影语言研究、影视摄影、电影导演理论等电影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著述丰硕,而有关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性刊物和鉴赏性刊物也很多,它们使得电影电视成为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艺术形态,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

  电影理论的大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启迪意义和开创性价值的话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开拓了电影人的视野,丰富了电影人的想象,推动了中国电影的繁荣。

  电影理论的繁荣,实际上对动画理论与动画制作,是一个极为有益的借鉴。因为动画本身最大的特征就是电影化。因为动画最离不开的就是对影视语言的运用,而漫画呢,如同日本漫画家所讲,实际上也是“接近电影画面”的绘画表现, 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态的“印刷电影”。 然而,动画与电影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能掩盖动漫画理论的缺失。因为动画毕竟已经从电影里独立出来了,动画以其特殊价值而成为与电影相抗衡、甚至超越电影的新的娱乐行业。因此,当代动画业的发展,也急待在理论上予以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和质疑,从而推进中国动画业的进一步繁荣。

  动画理论的构建

  动画创作的繁荣局面,不仅需要理论的参与,而且引发了理论的激情。从2004年以来,关于动画艺术理论探讨的文章在各类媒体上明显增多,网络上有关动画与动画产业的网页更是不胜枚举。不过,与我国动画产业年生产3万分钟、动漫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形势相比,对动画理论问题的思考仍然是不够的。

  而且,这些文章,除了数量上的不足之外,还显露出了一些令人遗憾的浮燥。其一,这些文章的整体理论思考水平肤浅,对动画问题的探讨,缺乏深层的系统的艺术理论依托,大多局限于对动画现象的感性归纳;其二,大多数对动画理论的思考,不是满足于经验的归纳,就是流于对陈旧的美学理论的移植,或者人云亦云、陈陈相因的传抄,发现问题和理论创新的能力不足。其三,选题的随机性较强,看不到对动画理论的系统性或系列性的研究意向。其四,作者队伍大多数是从事动画创作与教育的新手或美术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人员,理论素养不高,真正能够统御动画专业全局、进行深层次理论反思的动画业界干将或艺术理论界名宿尚未介入动画理论的系统思考之中。这就大大影响了中国当代动漫理论建设的水准和进度。

  当代动画理论建设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弱性,就是缺乏一份真正的学术性言论园地。大量的不断出品的动漫刊物,都是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刊物,它们以超炫的画面、花哨的版式、猎奇的信息、快餐式的介绍,吸引着动漫迷们。那些专注于动漫艺术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性论文,显然无法登陆在这类刊物上。许多动画理论文章,只能刊载在非动画类的刊物上,这对于动画理论界的交流、对于发挥动画理论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力,都是不利的。

  诸上情况表明,动画艺术理论的建设问题,已经被提到了中国动画业发展的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就如路盛章先生所言,在“动画业面临大发展的历史关头,便会发现缺乏理论建设是制约我国动画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画艺术界和电影、美术理论界行动起来,共同推进中国动画理论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动画业新世纪的腾飞提供理论支持与舆论氛围,正当其时。

  那么,应该构建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动画艺术理论大厦呢?

  在笔者看来,动画理论建设,我们首先可以五大领域展开:动画技法理论、动画基础原理(概论)、动画史论、动画美学和动画比较研究。

  动画技法理论是动画艺术理论的基础层面,是对动漫画制作与创作实践的系统化概括、整理与论证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漫画制作、动画人物造型、动画脚本、原画、故事板与分镜头、动画剪辑合成、动画软件应用等。在动画技法理论方面,笔者见到的诸多入门类或教材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台湾的许培育先生编著的《漫画实战教程•剧本分镜篇》,最为可读,他把十几年漫画创作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写出了一本既有操作指南,又有理论阐释的技法类书。

  动画原理,又可称之为动画概论,它是对动画艺术的特征、功能和画面运动与制作的基本规律等一般性理论的研究论述,其中包括动画作为产业的整个流程、动画周边的开发等。近期出版的贾否先生的《动画概论》应该属于动画一般理论方面的一本扛鼎之作。

  动画史论,是对中外动画发展历史进行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它为我们了解动画的来龙去脉、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厘定当代动画的发展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参照。我国关于动画史论的建设已经起步,目前有多个有关中国动画历史的著述,但关于国外动画史的研究,除了零星的文章而外,尚未有专著问世。而且,关于动画史的研究论文,往往在资料的收集与挖掘上、在理论思考的力度上,显示出作者的功力薄弱。而对于动画史上人物与作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更为稀缺。

  动画美学,则属于更为观念层面的理论反思。它从审美学的高度,研究动画艺术与现实关系、动画与美术、音乐、电影的关系、动画形态与特性、动画语言、动画风格、动画类型、动画结构、动画样式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等等问题。关于电影美学,我们已经有国外译介和国内学者编著的多本,而动画美学方面,迄今尚无。而相关论文,多集中在动画审美特征、功能、鉴赏等浅表层面的论说。虽然电影美学可能成为我们动画教育的教材,可以为我们的动画美学建设提供先期的基础,但是作为独立设计门类的动画,仍然需要有适合自身特殊性的美学观念的引领。对此,来自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出席“中国卡通产业说说和青岛国际卡通艺术节”(2003)的Vibeke Sorensen教授是这样认识的:“美学(在美术、电影和动画方面)和技艺是学生们必备的。这会使他们为在数字媒体领域的新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使之比同辈更顺利地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动画比较理论,也是动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将集中通过对“中国学派”的动画、日本动画、美国动画、韩国动画、欧洲各国动画以及加拿大动画等之间的比较研究,探讨各国动画的风格流派、艺术表现技术、语言特征、民族特性等,为我国动画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在动画比较学方面也发表有少数几篇比较欧美、日本与中国动画的文章,但都比较初级和感性。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比较性研究为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在动画的理论建设方面,需要强调的就是建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动画批评的开展,特别是对动画艺术作品和人物的专题性的个案研究与批评。笔者认为,这将会使得理论具有渗透到动画创作现实中去的实践性品格。如果这样做了,它将不仅是动画理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动画业界的幸事。

  除了上面提到的动漫画理论的几个层面以外,我们还应该展开对具体动画类型或动画分支理论的研究,如少女漫画理论、玄幻漫画理论、日本动画、美国好莱坞动画、“中国学派”的动画、水墨动画、电脑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归之为动漫形态学领域,这些专门领域的动画理论研究,将使中国动画理论大厦的形象更现丰满厚实。

  2004年11月,“子恺杯”首届中国漫画理论奖评选揭晓并开奖,2005年10月,“中国学院奖•数码艺术理论奖”开始论文征集评选工作。这让我们看到了动漫画业界对推动动画理论繁荣的觉醒与决心,看到了中国动画艺术在新世纪健康发展的希望。

责任编辑: brahma 参与评论 H网电影院 超爽动漫 电影 | 推荐下载:原动画基础教程 | 动画片《大闹天宫》文学剧本 | 超低价图书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相关文章
东京国际动画片展览会预计3月召开[02-05]
合拍动画:在行进中寻找方向[02-03]
夸张表情动画的制作[02-02]
300万人的圣宴《NewWebPick》第8期500页专业版..[02-02]
一个CG动画师的心声[01-28]
追问人生—奥斯卡提名动画《丹麦诗人》[01-28]
最新文章
CONVERSE运动系列各种色彩创意平面广告[02-08]
MILL制作SEAT汽车广告之玩具篇欣赏[02-07]
KAROL KOTODZINSLCI 广告作品欣赏[02-07]
迪士尼新片狗狗超人剧照曝光[02-07]
Fuel工作室制作麦当劳广告欣赏[02-07]
kookai精彩创意平面广告欣赏[02-07]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版权声明|创作说说(旧版)|标志大全|友情链接
动画创作家园QQ群①:2444514(满) QQ群②:15363563(满) QQ群③:48533909(满) QQ群④:44832229 (满) QQ群⑤:43100861 (满) QQ群⑥: 48773990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冀ICP备19004920号-4
如果您感觉动画创作家园不错,别忘了告诉您的朋友哦,朋友会感谢您的^_^